聚焦半岛从“喂”到“做”,青岛如何保持十万只海鸥的“野性”?30多倍暴涨的成交量背后,与这座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关。

来源:15手游网 时间:2022-10-20 11:03:51

文/图王半岛台首席记者实习生

00和10万,相差330多倍。三个数字的背后,是青岛人与海鸥的和谐共生。

1994年,只有300只海鸥在栈桥和青岛湾附近越冬,但28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经聚集了超过10万只海鸥。

初春的回澜阁,海鸥越来越迷人。

家乡西伯利亚的海鸥爱上了青岛。除了市民和游客抛“美味”的吸引,市民热爱和保护海鸥的基因传承,还源于青岛海洋生态的不断改善。

当十万只海鸥的大军成为栈桥周围一道独特的风景,越来越多的海鸥享受到游客撒下的美味时,业内人士开始担心海鸥的“野性”退化。

独特的风景要保留,十万只海鸥的“野性”不能丢。

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聚集在青岛湾。

1观鸥情怀在和男友孙眼里,这个季节他们有时会从潍坊高密来到青岛,心里有一种情怀。

“她喜欢看海鸥,有时看它们,有时喂它们,”孙说。“我就在旁边用手机给她拍照,就是为了她开心。”

孙说这话时哈哈大笑。两个人经常来青岛的主要原因是在栈桥海边看海鸥或者亲自喂海鸥,和海鸥亲密接触。

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聚集在栈桥的东侧。

这对夫妇在栈桥上发现海鸥是在三年前。三年前,他们还在烟台的高校读书。寒假期间,他们从烟台游览了青岛。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一群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海鸥。

\"海鸥越来越有吸引力了。\"陈谦说,“在栈桥上,在青岛湾,海鸥时而遮天蔽日,时而静如处子,时而歌声悠扬。”

我第一次近距离遇见海鸥,这些美丽的景色在陈谦的印记中挥之不去。前年夏天,夫妻俩从老家高密来到青岛,去栈桥和青岛湾看海鸥。结果夏天青岛没有海鸥。

“当时我们问了栈桥上的专职摄影师。他们说海鸥作为候鸟,会从西伯利亚飞到青岛过冬。”孙说:“当青岛春天温暖的时候,海鸥就会回到西伯利亚。”

就这样,从去年冬天开始,陈谦就一直想着从西伯利亚飞到青岛过冬的海鸥。天冷了,夫妻俩会裹好羽绒服,从高密来到青岛,奔向栈桥。和很多游客一样,他们会去看海鸥。

“起初,我们是来看海鸥的。后来,我们发现游客在喂海鸥。”陈谦说,不仅有人扔食物,还有人卖油条、小鱼、小虾、面包片等海鸥可以吃的食物,所以她也买了,试着扔食物让海鸥靠近自己。

向游客出售海鸥油条的小贩

在陈谦看来,通过喂食来接近海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她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或者Tik Tok,给朋友们看,获得很多赞。

从去年开始,每年冬天和早春,这对夫妇都会从高密来到青岛,在聚集了数万只海鸥的景点栈桥打卡。

陈谦,在半岛全媒体记者面前,把一小块面包举在空中,十几只低飞的海鸥冲向那块面包,抢面包的海鸥冲向空中;得不到面包的海鸥低低盘旋,等待新的机会。这时,在陈谦的脚边,退潮时站在沙滩上的几十只海鸥抬头看着她手中的那片面包。

游客在栈桥喂海鸥。

“快来,快来,贪婪的小海鸥们,每一只都有一片。”陈谦说着,抓起一把方便袋里的面包,向空中扔去。十几只海鸥或俯冲或拿起高祥的面包,边吞边飞走了。

在笑声中“自残”对于和孙来说,这是他们自今年1月以来第二次来青岛看海鸥。

在离太阳亮亮不远的海岸北侧,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小块油条吸引空中的海鸥。同样,这些具有人性的精灵冲向了油炸

在西侧的栈桥上,除了用食物吸引海鸥来近距离接触的人,还有很多游客或市民用手机记录下这些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美好瞬间,然后将这些照片或视频传送给家人或朋友,或打印出来永久保存。

游客在退潮的海底喂海鸥。

除了用油条和面包喂海鸥,一些旁观者甚至拿出随身携带的救心丸小瓷瓶,用手指捏小瓷瓶,吸引海鸥啄食。

半岛电视台全媒体记者发现,这名女子手中拿着的小瓷瓶多次被海鸥啄伤,但随着女子捏得越来越紧,几只海鸥并没有啄走。对于这个女人来说,拿瓷瓶吸引海鸥来啄它,本来是为了好玩,而不是为了伤害海鸥。

清晨的大海,潮水退去,栈桥周围的海草铺展在沙滩上。数万只海鸥有的静静地站在海藻中,有的在海面上飞翔,有的忙着抢夺游客和市民喂的食物。在栈桥上,在沙滩上,在海岸边,会有一些摊贩以甚至更低的价格,每袋2元,卖油条、面包片、爆米花。在幕后,游客获得快乐,而这些贪婪的海鸥却不劳而获,轻松填饱肚子。

潮水退去,海底成了海鸥的天堂。

这些精彩镜头的背后,有时夹杂着不雅甚至丑陋。此前,一段三人虐待海鸥的视频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发众怒。

2月下旬,这段37秒的视频出现在网站上。视频显示,栈桥旁,一名操外地口音的中年妇女被手中的食物引诱,捕捉到一只海鸥。这位妇女用双手抓住挣扎和嘶叫的海鸥,防止它飞走。在他旁边,一个同样外地口音的男人拿着一根小油条往海鸥嘴里送。这根油条粘在了海鸥的喙上,然后被挣扎的海鸥甩了下来。然后那个人又往海鸥嘴里塞了一根油条,海鸥还在嘶叫挣扎。很明显,这根油条不是让海鸥吃的,而是被它扔到岸上的。面对着手中的海鸥,这个穿着风衣的女人一直在歇斯底里的笑。

现在游客抓海鸥喂,导致海鸥自残。

海鸥的嘶叫没有让女人松手。或者身体上的疼痛,或者被抓后的恐慌,或者

是生命受到威胁后的奋争,此时仍被女子双手抓着的海鸥在甩掉了第二块油条后,用喙使劲啄起自己的脚蹼,海鸥嘶叫的声音刺耳,女子的笑声也相当刺耳。

愤怒了的海鸥边嘶叫边用长喙啄女子的手腕,但没有啄到。女子并没有心疼这只海鸥,而是嘴里发出了“(你啄我)太厉害了,你咋么这么想不开(啄自己的脚蹼)”

女子的这一行为引来围观,有人在旁边说“啄自己了,放了,放了,赶紧放了……”

在多次劝说中,这名女子才将这一攻击人类不成,再进行自残的海鸥放飞了。

聚集在青岛湾的海鸥

3亲近共处

三人虐待海鸥的这幕被“曝光”后,有人评价该女子“这样抓海鸥,你的样子真丑”。

对鸟类习性有着多年研究的青岛市民邢洪章说,海鸥被捉后,作出攻击人类的动作,再拼命啄自己,这种自残的倾向是拿生命抗争。

“这种做法很不理解”、“不要去追逐它们、抓它们,应该爱护它们”、“我看到肯定会制止”。众网民对女子等3人进行检讨的同时,栈桥景区管理服务中心谢勇向半岛全媒体记者称,女子等3人的行为极不文明,未来如果发现有人伤害海鸥,它们制止的同时会根据情况及时报警。

“当所有青岛人都在文明观鸥,并将文明待鸥当成一种习惯时,”谢勇说,“抓海鸥寻开心,这种不和谐的行为确实不该发生。”

在谢勇看来,数万只海鸥能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青岛,云集栈桥、青岛湾以及胶州湾一带,靓丽风景线的背后,是青岛近30年来一茬茬护鸥人与市民不懈努力与参与的成果。

“青岛真正启动挽留海鸥的行动,要追溯到28年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青岛志愿者联盟负责人徐立强说,“迄今为止,经过28年的努力,来青岛越冬的海鸥已经从当初的三四百只到如今的10万只。”

拯救野生鸟类的徐立强

28年前,徐立强还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曾经跟随一些爱鸟、护鸟人士参与了挽留海鸥的行动,而这一行动除了一些志愿者外,还有一批业内人士,王希明就是业内人士中的实施者之一。

如今已经59岁的王希明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1994年的他在青岛市园林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作,当年他才31岁。当时青岛的海鸥很少,只有300只,在栈桥和青岛湾附近能零星发现。

“海鸥是候鸟,冬季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青岛,啄食小鱼小虾。”王希明说,“时而发现飞翔在栈桥附近的海天上,但它们离人较远,不靠近人。”

王希明看来,当年的海鸥不靠近人,是人鸥交流少,鸥或惧怕人,“海鸥是个精灵,是相当聪明的海鸟”。

1994年之前,王希明等人就发现海鸥会啄食游人撒落在海面上的爆米花。于是王希明等人就在想,爆米花是不是可以将海鸥从天上吸引到海面上。当他们专门将爆米花撒在海面上时,海鸥果真三三两两的飞下来啄食。后来,志愿者还将馒头片、面包片扔在海面上,这些海鸥从最初的尝试啄食到争抢。如此,人与海鸥的距离也就近了。

游客在退潮的海床上与海鸥嬉戏

“此时,人们不仅可以投食,而且还可以近距离观察海鸥了。”王希明表示,这种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效仿,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次年也就是1995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青岛越冬的海鸥竟然多了起来。

挽留海鸥行动继续进行,这一行动也从早期的“尝试发起”到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此时,海鸥离海面、离市民越来越近,它们的胆子也逐渐大起来。

每年10月之后,前来青岛越冬的海鸥越来越多。到了2000年,前来青岛越冬的海鸥达到了两三千只,这些海鸥不但在海面上啄食爆米花,当市民或游客将爆米花抛向空中,海鸥还纷纷争抢。

“人与海鸥亲近共处的画面,在栈桥附近有所体现了。”王希明说。

410万海鸥来青

之后每年来青岛越冬的海鸥越来越多。

“或者是海鸥将青岛人民喂养它们的好消息带回遥远的西伯利亚了吧。”王希明说,这些精灵每年4月中旬陆续离开青岛返回西伯利亚,10月中旬再从西伯利亚来到青岛。显然,海鸥将青岛当成它们的第二故乡了。

在青岛,海鸥聚集的区域不光栈桥、青岛湾,胶州湾、西海岸新区的公园附近的沙滩,都是海鸥最佳的聚集地。

市民和游人抛食喂养海鸥、与海鸥近距离接触的习惯一直持续,直到2022年,这个持续了28年的习惯竟惊奇地将10万余只海鸥从西伯利亚引到了青岛。如今的海鸥不但吃起了市民和游客抛出的爆米花,还吃起了面包片、油条、火腿肠小块、玉米粒、小鱼小虾。

因疫情控制的需要,2年前的冬天,栈桥临时关闭了一段时间,为了填饱海鸥肚子,栈桥景区还专门将爱心企业赞助的面包等食物撒在地面上。

“它们不但吃抛撒的食物,游客将食物放在手里,海鸥还会争相啄食。“谢勇说,“青岛聚集的海鸥数量,已经成为国内之最。”

徐立强与王希明表示,云南滇池也有越冬的海鸥,但那里的海鸥数量比青岛要少,青岛目前海鸥数量在10万只以上,是1994年时的330余倍。

大量海鸥的聚集,让栈桥景区管理服务中心感受到了打扫卫生的“压力”。就此,每两天,服务中心就要用高压水枪清理一次栈桥、栈桥东西两侧坝体上的鸥粪。

每两天,相关部门要清理一次鸥粪

“尽管每两天清理一次鸥粪,但看到游客聚集在栈桥及青岛湾赏鸥,”谢勇说,“作为管理方,我们内心特欣慰。”

鸥粪多寡不是最担忧的,让业内人士担忧的是海鸥与市民、游人的零距离接近,其身体上携带的细菌,以及过度投食所导致的野性的渐次退化。

半岛全媒体记者在栈桥等附近发现,几乎所有的观鸥者在观鸥、喂鸥时,未穿防护服、未戴手套,甚至有些人还未戴口罩。

徐立强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委委员。多年来,徐立强与相关部门一直参与海鸥及青岛本土诸多野生动物的保护、救助与研究。

徐立强说,目前来青岛越冬的海鸥主要有红嘴鸥、黑尾鸥、渔鸥、白额燕鸥、棕头鸥、银鸥等十多种鸥类。而有些海鸥的身体上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丝虫病、禽结核病、沙门氏菌病、日本血丝虫病、大肠杆菌等。

5从“喂”到“为”

谢勇说,在旅游旺季,栈桥景区每天的游客多达五六万人,最佳观鸥季的当前每天游客不下3万人,而这3万人有一部分就是为观甚至为喂海鸥而来。

“现在地铁开通,从西海岸到青岛很方便。”一名专门从西海岸来栈桥看海鸥的市民说,“从家里带些爆米花或面包片,坐着地铁就来了。”

游客在栈桥喂海鸥

高铁缩短了潍坊、淄博等地来青的时间,很多游客也纷纷赶来。除了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甚至甘肃的一些游客同样专程为海鸥而来。

“人与海鸥如果过度亲近,有些病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传染给人。”徐立强说,“不建议游人与海鸥过度亲近。”

专业人士的“不建议”,难以改变目前游人甚至市民与海鸥亲近的事实。

“青岛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地方法规,来约束游客投食海鸥的行为。”一名业内人士说。

谢勇则认为,身为景区的管理服务机构,他们有权制止伤害海鸥的行为或进行报警,但他们无法制止游客投食海鸥的做法,游客投食并没有伤害海鸥。但他建议游客在投食海鸥时一定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戴手套,有条件的可以穿防护服。

身为野生动物保护者,徐立强除了担忧海鸥可能将病菌传染给人之外,他更担忧游客的过度投食,让大海上的这些精灵“野性退化”。

长期享用抛撒美食,业内人士开始为海鸥“野性”担忧

徐立强说,不能否认这些年青岛湾发现过受伤的海鸥,作为野生动物的保护部门,他们在救助受伤海鸥过程中,发现海鸥伤情主要有极端天气下的撞伤、擦伤和疾病。

“一个野生物种,生存规则过于被干预,其野性可能退化。”徐立强说,28年前青岛用“喂”海鸥的方式将海鸥留在了青岛730.64 公里的海岸线上;28年后的今天,青岛的海洋生态越来越好,我们不去“喂”海鸥,就是“为”海鸥,是为留住它们的野性。

从“喂”海鸥到“为”海鸥,不是徐立强等业内人士头脑发热,留住野生动物“野”性,国家一直在倡导和实施。

拯救野生鸟类的徐立强

2020年9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秋冬季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禁止在候鸟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随意投食和补饲,避免人为因素致使候鸟滞留或延期迁徙。

身为区人大代表的徐立强在今年的区人代会上,曾书写提案,建议在重要河湖、湿地划设禁渔区,为包括海鸥在内的鸟类迁徙开辟更广的通道与更多的驿站,促进人与鸟类、鸟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禁渔区设置了,势必‘鱼翔浅底’。”徐立强说,“海鸥等候鸟来青,就会有更多自然生长的鱼虾供选择,届时必会有更多的海鸥大洋激浪。”

热门攻略
推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