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梁龙村的干部群众今年下了大力气:每个贫困户都有专门的扶贫干部定点帮扶,政策到户给;致富帮村民搞好养殖,解决运销问题;贫困群众走上村里的公益岗位,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稳定增收。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梁龙村如期摘帽。
庙山梁龙村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洪水镇最偏远的一个村,也是国家挂牌督办的贫困村。梁龙村第一任驻村书记刘浩说,2015年底,梁龙村贫困发生率高达66.5%。截至2019年底,45户146人未脱贫。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苗寨梁龙村的村民精神饱满。他们促进了产业,稳定了就业,和群众一起努力,终于使村里的每个人都达到了扶贫标准。不久前,记者走进梁龙村,探访这里的扶贫故事。
帮助干部努力工作。
和老乡一起奔小康
今年6月,驻村工作队成员魏第七次来到贫困户贾家。走出门前,他琢磨了一会儿措辞。见面就对贾说:“贾哥哥,你不是当过搬运工吗?我看到县里刚招人,月薪2500,你还管吃管喝。”贾不好意思地说:“我母亲老了,需要人照顾。地里的稻子也要打理,我就不出门了。”
“那只鸡呢?村里有合作社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如果你决定养,我也可以帮你买鸡。”贾原华仍然摇头。
潘蔚不死心:“贾哥,你现在没有稳定的工作,一个多月没打零工了。这样下去不是个好主意。”贾也有些无奈:“我一只眼睛瞎了,干活真费劲。”
在一次谈判失败后,魏并不灰心,于是他转过头,开始做贾的亲戚。贾的老姨夫、表哥、表妹.魏都打了招呼,请他们隔一段时间给贾做做思想工作。连贾的母亲都跟他说:“儿子,你多挣点钱,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看到贾的动机,魏赶紧趁热打铁:“贾哥,我已经联系了村里的黑木耳基地,让你来做黑木耳管护。你为什么不试试?”贾被他说服了。
木耳长出来后,魏潘一帮忙联系收购。今年9月,贾领到了1300元工资,尝到了甜头。这几天村里答应帮忙照顾老母亲,他自告奋勇去县城的家具厂当组装工。\"我现在想赚点钱,然后娶我的儿媳妇.\"贾原华高兴地说。
看到贾脱贫致富的劲头越来越大,魏又翻开工作本,整理下一步的扶贫任务:“贾老何是护林员,天气转冷了,要问他有没有巡山的需求;贾荣成身体不好,又要联系医院。贾中天的孙子上班去了,得了解一下他的工作……”
不仅仅是魏,更是摆脱贫困的决战。梁龙村的扶贫干部绷紧了弦。今年,梁龙村实施了“一户一策一干部”的举措。45户贫困户都有专门的帮扶干部负责联系,定期谈话交流。同时,帮助干部为每户列出“受益明白卡”,每季度更新一次,列明自己获得的受益类别和金额,如工业奖、低保、养老保险等。并且一条一条的落实,让没有一个人脱贫。
致富带头。
别担心卖鸡的事。
“又卖了一车鸡!”何云辉,梁村云辉岳影养殖专业的负责人
但今年年初,何云辉还在为土鸡的运输和销售发愁。受疫情影响,村里道路暂时封闭,饲料进不去,鸡出不来。面对这种情况,老何没有办法,合作社的贫困户也没有办法:不用饲料就能喂糠;没有鸡舍,可以散养;没有技术,可以求助。但是鸡运不出去,市场打不开,村民觉得收入没有保障。那时,有些人隔几天就来找CSI,抱怨,抱怨,甚至收拾烂摊子.“合作社是你牵头的,鸡卖不出去你要负责。”
就在CSI发愁怎么办的时候,一个转机来了。中铁南宁局集团是梁龙村的依托单位。曾经帮村里修过诊所,重建过小学。这一次,它也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合作社里的鸡都是他们盖的。老何说:“他们包销,也不全是因为定点帮扶。根是我们土鸡。”CSI说的很对:熬一锅冒泡的土鸡汤。汤是白色的,上面的油花不腻。加点盐调味。
此外,中铁南宁局集团还向梁龙村捐赠了10万元用于养鸡。今年4月12日,首批1万只动物投放到位。当大家向前看的时候,热情立刻高涨。在CSI的指导下,很多人陆续养鸡,少的几十,多的几百。平均下来每个只能赚60元。
渐渐地,村里摸索出了“合作养殖示范、贫困户养殖帮扶单位包销”的土鸡经营模式。村民只需要安心养殖,其余的不需要担心。老何跑前跑后,每月两次从县畜牧站带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养鸡技术指导。到时候老何会叫车辆把鸡运出村子,新买的颗粒饲料机也免费给大家用。一个穷家仆说:“我们遇到多少困难,何云辉都解决了,所以我们才能坚持下来。跟着他,没错!”
老人能起多大的带头作用,大家发展产业才会更有干劲。村里1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种了黑木耳,4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养鸡。刘浩说,今年脱贫的45户贫困户发展了产业,每户都有奖。
现在一万只鸡差不多卖完了。老何信心满满:“我要带好这个头,争取明年再卖一万只鸡!”
村民在家就业
收入稳定增长有保障
走进范家的吊脚楼,记者被那小山一样的稻谷堆吸引住了。一,有40个大尼龙袋。熊浃粉丝说:“谷仓里放不下的东西先放在这里。”
贾今年59岁。三个女儿结婚后,她和妻子靠种水稻为生。今年水稻刚刚抽穗的时候,有
天晚上,一只野猪下山,跑到田里折腾一宿,踩坏了一亩多的稻子,还刨了一堆坑。天亮以后,贾雄迷来到田里,看到被踩坏的稻子,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后来一连几天的暴雨让稻子又倒了不少,放在往常,今年的收成不容乐观。贾雄迷心里十分后悔,以前村里宣传过水稻保险,自己图省事没买,收成不好只能自己赔钱。今年虽然新种了4亩杉木,可杉木生长的周期较长,远水解不了近渴,咋办?
这时候,村干部到她家里走访,了解清楚情况后,就为她出谋划策,想出了办法。为增加收入渠道,今年良陇村针对低收入村民开发了公益性岗位。经过村民申请、村级评议、乡级审核后,就能上岗。这一趟流程办下来,贾雄迷当上村里的保洁员。
保洁员的工作并不轻松。贾雄迷每周都要值班3天,早出晚归,慢慢积累了经验。在村里做保洁,工具得齐全。口罩、手套配备上,挥起扫把就干活了。背篓里有锄头、镰刀和铁钳,锄头平整土包,镰刀割杂草,铁钳夹垃圾。巡视河道时,她偶尔还会把家里的铁锹拿来用。水不深,要是有漂浮物,用铁锹就能捞起。
在家门口当保洁员,月收入有了保障,贾雄迷乐得合不拢嘴。刘浩说:“今年良陇村共开发村级固定性公益岗位12个,非固定性村级公益岗位46个,生态护林员岗位19个。今年脱贫的贫困户中有22人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工作。”
原以为稻谷今年的收成比较差,没想到后来经过仔细打理,竟获得了丰收。如今有稻谷的收成,再加上家门口就业的收入,贾雄迷每天都笑呵呵的:“这顶贫困帽,是时候摘了。”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6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