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3360
俄罗斯BMR-3M装甲扫雷舰;德国“野猪”装甲扫雷舰;瑞典Scanjack-3500扫雷艇;哈士奇探雷车。
11月19日,也门政府军在该国西部沿海地区引爆了6000多枚地雷和爆炸装置。一名政府官员说,排雷专家仍在这些地区执行排雷任务。
11月25日,叙利亚代尔祖尔省东部和哈马省北部发生地雷爆炸,造成2名平民死亡,17人受伤。
反复扫荡,就像一条躺在地下的毒蛇,也许有一天会给人致命一击。这是一个矿井。它曾被称为“穷国的核武器”,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它的威力也不容小觑。
然而,正如五行相辅相成一样,从地雷诞生的那一天起,探雷扫雷的技术就应运而生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探雷、扫雷装备相继走上军事舞台,成为开辟“生命通道”的利器。今天,我们就来近距离接触一下各种探雷扫雷装备。
探秘扫雷装备的“前世”
最早的现代地雷是反步兵地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将炮弹改装成反坦克地雷,以遏制英军攻势,这被认为是最早的反坦克地雷。此后,各国纷纷研制,水雷种类不断增加,综合毁伤效率不断提高。
矛是盾。地雷诞生不久,就有了排雷的士兵和设备。现代意义上的地雷,用金属探雷器人工排雷是当时最常用的方法。时至今日,金属探雷器仍在各国军队中发挥作用。但当时的金属探雷器误报率高,效率低,容易造成士兵伤亡。因此,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的扫雷方法和手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试验性地在坦克上安装了滚动扫雷器,被视为机械扫雷装备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苏、美等国相继在坦克上安装了多种扫雷器,如英国马蒂尔达坦克上安装的蝎子打击扫雷器,苏联T-55坦克上安装的挖掘爆破扫雷器。这些扫雷装备一般体积庞大,扫雷速度慢,运输和安装困难。
50-60年代,机械扫雷装备发展迅速,不仅重量减轻,结构简化,而且连接简单,性能明显提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机械探雷扫雷装备在作业宽度、深度和人员防护等方面的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更专业的探雷扫雷装备。
1994年,芬兰研制的RA-140DS系列扫雷艇设计了“三防”装置,可以在宽度为3.4米、埋深超过37厘米的区域使反坦克和反步兵地雷失效。
瑞典陆军作战工程局研制的BDV扫雷艇可以探测和清扫埋在地下50厘米的地雷;安装在轻型坦克上的“飓风”扫雷艇可以以1200转/分的速度旋转,击中地雷和子弹药,并引爆销毁。
此外,瑞典还有大量其他先进的探雷和扫雷装备,如“地雷嘉年华”扫雷艇,可拆卸成独立部件进行长途运输;博凯特比勒公司研制的“喷火”扫雷系统有独立的动力系统,扫雷成功率相当高。
众所周知,苏联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装甲兵,还装备了大量的机械扫雷装备。平均每三到五辆坦克配备一个扫雷犁或一个扫雷辊。目前,俄罗斯仍在研制新一代扫雷装备。将研制的IMR-2M扫雷装备装配在T-72坦克上,取代T-54/55坦克上安装的IMR工程战斗系统。
美军还研制了扫雷犁、扫雷滚轮、扫雷导爆索、磁力扫雷器等多种扫雷系统。举个例子,
各种扫雷“利器”
除了人工和机械扫雷,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扫雷方法还有爆破扫雷和电磁扫雷。
机械扫雷装备一般包括扫雷犁、扫雷辊和扫雷链。
犁就像一个铁耙,它可以犁出地雷,并在前进时将它们推出道路。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皇家工程师扫雷犁,由多个带导向板的犁头组成。当遇到不平的地面时,它能自动调节犁头的高度,保证扫雷彻底。
与扫雷犁相比,扫雷链有些“粗糙”。比如瑞典的Scanjack-3500扫雷舰,德国的“野猪”装甲扫雷舰,都设计有扫雷舰链。以“野猪”装甲扫雷舰为例。它通过与滚筒相连的24个链锤高速旋转,以高频率撞击地面,击碎或引爆埋在25厘米深以上的地雷。它可以在短短15分钟内打开一条长约100米、宽4米多的安全通道,从而保证装甲部队的机动性。
说到扫雷,最典型的就是瑞典的车辙扫雷,采用高强度钢材,重达6吨。它可以用自身重量碾压地雷,可以承受反坦克地雷的20次爆炸。单次爆炸清除反坦克地雷有效率达95%以上。以色列曾将其安装在“梅卡瓦”坦克上,在叙利亚军队的雷区开辟了道路。
机械扫雷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容易导致敌人火力集中攻击。因此,战争中一般采用爆破扫雷的方法清除雷区,从而在短时间内为部队开辟一条安全通道。英国的爆破扫雷系统“大毒蛇”可以利用强大的冲击波引爆或将地雷抛出通道,最大发射距离为350米,一次可以打开一条宽7.3米、长183米的通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大量抗爆、抗触压、抗打击的电子引信地雷。这些地雷只有在接收到坦克等目标释放的声、光、电等特殊信号时才会引爆,机械扫雷和爆破扫雷装备对此无能为力。因此,各国纷纷研制“电磁信号模拟扫雷系统”。通过模拟坦克的电磁、红外和振动信号,诱导车体前方数米范围内的电子感应地雷爆炸。
这个过程
中,人们又发现,单一的扫雷装备已经难以适应战争的需要。于是,多功能扫雷装备应运而生。如俄罗斯的BMR-3M装甲扫雷车、法国的K2D扫雷系统等。以法国的K2D扫雷系统为例,它同时配备了扫雷犁、电磁信号模拟扫雷系统、火箭爆破扫雷器和通路标示装置,在清理雷场时,既能发射爆破扫雷索开辟通道,又能用扫雷犁和电磁信号模拟扫雷系统排除“漏网之鱼”,还能利用通路标示装置放置指示器,为后续部队标识通道范围。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具备研制生产多功能扫雷装备的能力。我国研制的某新型综合扫雷车,集机械扫雷、爆破扫雷和电磁扫雷等手段于一体,已经部署在黎巴嫩维和任务区执行扫雷任务。
无人扫雷装备成“新宠”
为把官兵探扫雷作业的风险降到最低,不少国家开始研发无人扫雷装备,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
美军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先后研制出“魔爪”“派克波特”“地雷猎手”等无人扫雷装备。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使用了数十种探测、扫雷与排爆机器人,其中第一装甲师的7台扫雷机器人排除引爆了1000多枚地雷。
与传统的扫雷装备相比,扫雷机器人具有体积小作用大、环境适应能力强、扫雷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如日本文部科学省研发的“彗星2号”机器人,采用声波雷达技术,不但可以探测到普通的金属壳体地雷,还可以发现金属探测器无法发现的塑料地雷。
2016年,俄罗斯的“Uran-6”多功能扫雷机器人列装其陆军工兵部队,它集多种“功夫”于一身,可以安装分节辊、推土铲、夹持器、后叉车、后铲和机械臂等多种扫雷用具,可扫雷,可排爆,也可灭火,大大提高了俄陆军工兵部队的扫雷效率。
近年来,为响应联合国的维和扫雷行动,斯洛伐克、挪威等国家也研发出了可遥控操作的扫雷机器人。
目前,我国研制的扫雷机器人已有一部分在联合国框架下投入国际人道主义扫雷任务中,受到国际社会好评。在这一领域,我国不仅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扫雷机器人,而且派生出了适应不同地形的多种型号。如适合在沙漠、平原、戈壁等较为平坦地区作业的扫雷机器人,适合在灌木丛、山地、丘陵、树林等环境作业的扫雷机器人等。
可以预见,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应用,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更加“聪明”的无人扫雷装备会不断出现。在未来雷场上进行作业的,除了传统的探扫雷装备,还将有更多高智能的机器人。它们或将能形成“自组织”“自协同”的系统,高效决策,相互配合,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区域范围扫雷任务。(强天林 朱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