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赢得一场比赛,她篡改了一整部历史?

来源:15手游网 时间:2022-10-19 10:10:53

对于很多玩家来说,“改写历史”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情,无论是《三国志》年蜀汉势力称霸亚欧,还是《欧陆风云》年罗马帝国在拜占庭的复兴,都催生了无数豪放浪漫的英雄史诗。当然,这些超现实的故事应该只存在于游戏或者电影中。但最近真的有人“改写”了一段文字意义上的历史:维基百科的一位编辑花了6年时间,汇编了上千条词条,伪造了大量相关内容,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几乎颠覆了中文维基中的整个古罗斯历史。

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还是得从一个网络作家的经历说起。伊万是一位作家,他正在写一部关于古代罗斯(一个古老的文明,大致位于今天的乌克兰)历史的小说,他在维基百科上找到了一个名为“卡申银矿”的条目。根据描述,这是一条拥有数万矿工的巨型矿脉。对于俄罗斯的国家之一特维尔公国来说,这个银矿是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与莫斯科公国长期抗衡的资本。百科中对这个词条的记录相当详细:从矿脉的地质到开采提炼,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最后加上俄文的几个参考文献,看起来就是一个正常的百科词条。

但是事情很快就出错了。经过伊凡的核实,他和他的朋友们发现,这个条目中记载的“卡申银矿”可能完全是假的。国外历史信息网站上没有关于它的记载,就连懂俄语的留学生也找不到任何关于这个“银矿”的线索。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了更多惊人的事实:——不仅是“卡申银矿”,其他许多与古罗斯历史相关的词条似乎也站不住脚。这些中国维基上的独特史料是相当孤立的,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关于它们的信息。

这类无法验证的词条包括人物、地点、战争等等。然而,由于它们在维基百科中环环相扣的链接,很难相信这样“详细”的条目是假的。在这些材料中,很多看似令人信服的历史人物生平,其实完全是假的,如果不是受过科学训练的专业研究者,几乎无法分辨其准确性。在一系列伪造的“特维尔-莫斯科战争”的条目中,从这些战争的起因到其历史影响,以及双方作战的地点和方式,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用伊凡的话来说,这些材料简直“详细到让英俄维基都汗颜”,其严谨程度让我甚至无法想象它们只是“编”出来的。有些词条更像是对历史的再创造,比如词条“莫罗佐夫家族”中的数百字介绍,将这个家族描绘成俄罗斯最古老的著名家族之一,甚至还为其编造了配套的历史人物和家族纹章。但实际上,莫罗佐夫家族只是一个直到近代才开始繁荣的商人家族。他们的祖先很可能只是古罗斯地区的农奴。

为了让她写的材料看起来详实可信,她还“创作”并上传了一些文物的词条作为佐证,创造了一个“新罗斯宇宙”。

最终,伊凡靠着对这些内容的几个随意的注解,把这些条目“证伪”了:在《卡申银矿》中,有些引用的书并不存在,有些引用的文献页码有误。在这些引语中,甚至有一个链接指向一篇名为《MineFrame系统中的矿藏建模方法》的现代文章,似乎有一种穿越到14世纪罗斯大地的赛博空间的感觉。这种延迟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为中俄语言的差距,点击这些条目的人很少能读到这些文件。

与此同时,这些“假历史”引起了轩然大波。在维基百科上,编辑们开始逐一检查这些有问题的条目。到6月21日,他们已经删除了200多个条目,修改了无数内容。按理说,我们很难将这样的行为描述为“恶作剧”。然而这场闹剧的起因却很神奇:做这些事的人可能只是在玩文学游戏。

为了赢一局,她“改写”了历史上的“文旅”,也就是“文字游戏”,在玩法上类似于DND跑团。这类游戏中一个常见的游戏场景就是几个不同的玩家扮演世界历史上不同的势力,具体的游戏规则由不同的剧本决定。目前网上广泛流传的说法是,编撰大量“伪历史”的编辑“披头散发”,只是为了在文学旅行中取得优势,于是加入了维基百科的编辑行列。

根据网友的描述,折毛无疑是在玩一款以古罗斯为主题的游戏,她经常扮演特维尔公国相对弱势的一方。为了与强大的莫斯科公国抗衡,她编了很多词条来强国,比如特维尔的“卡申银矿”词条。在《文游》中,这种重要的史料可以转化为强大的正面BUFF,在这些自创的“外挂”的帮助下,折毛可以在游戏中获得较大的优势。毛本人并没有透露她的目的是什么,但对于吃瓜群众来说,“玩文旅”可能是唯一能解释这些行为的合理动机。这些条目的数量达到4600个,仅编辑这些条目就花了6年时间。为了使这些编造的内容尽善尽美,她编造了大量的人物和事件,并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为了内容的严谨,她甚至自己画了很多图,伪造了大量的名人访谈。在她编辑的参赛作品中,甚至有一篇被评为“模范参赛作品”,三篇被评为“优秀参赛作品”。在6年的时间里,毛哲茂还获得了大量的“明星勋章”3354枚,这是维基百科其他读者给予的荣誉。对于一个普通的维基百科编辑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些“星印”礼物中,却不乏他人对毛在古罗斯史领域贡献的赞赏,甚至对她翻译成果的感谢。然而,别说俄语,她连英语都不懂。

根据她自己的讲述和熟人的描述,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她的经历:脱发,女,高中工作。为了融入古鲁斯维克的圈子,她把自己伪装成懂俄语的“医生”,嫁给了一个俄罗斯人,花了6年时间在维基百科上写了上百万字。期间,她还注册了“湖湘夜市”和“初学菜鸟”。

多个小号与自己相互吹捧,营造出了一种家境殷实,活跃在相关学术圈的年轻女性知识分子形象。根据折毛在东窗事发后的回应,她的翻译主要通过一些软件来进行,对于机翻不准确的内容,基本都只靠自己的脑补。当她译出的内容逻辑链条对不上时,她就不得不直接“发明历史”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六年——直到网友们发现了词条的内容错误。被删除的词条与“罗斯史异闻带”我们在谈及这起事件时,会发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维基百科”这一类平台的共性。理论上,任何一个网民都在这个网站上编辑词条,只要保证自己的原创度达标与格式完善,并通过维基的审核程序即可。它所过于强调的“开放”导致了一个几乎无法避免的后果,那就是内容严谨性的缺失。在大众领域的词条下,此类问题还能得以避免,但在一些小众领域,就比如折毛所编辑的古罗斯史——审核者们很难去逐个核查这些繁复的资料,更何况这还是针对折毛这种有着丰富经验与人缘的“史学大佬”。

在2020年,也曾出现过一个类似的新闻:一名叫AmaryllisGardener 的百科编辑者花了7年,编篡了2.7万篇苏格兰语条目,这些词条几乎达到了百科中苏格兰语内容总量的1/3。在一名Reddit用户的检查下,人们发现AmaryllisGardener本人是一个完全不懂苏格兰语的十二岁美国小孩。在中文维基上,有人把两种语言Ket语与Yugh语分别翻译成了鹖语和鹆语,全然不顾它们的原本译法凯特语和尤格语,这导致了相关领域词汇使用的混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事件顶多只算得上是日常生活中的乐子,但它所展现的后果却不止于此。对于维基百科的编辑者们来说,这就像是突如其来的地震,词条就宛如砖块一般崩塌滑落,而这场地震的余波则带走了维基百科——这一以专业性而著称的网络百科的公信力。

在这起引发古罗斯史维基崩塌事件的最后,主人公折毛在百科上发表了她的道歉信。在信中,她承认了自己造假的事实,并公开了她注册使用过的马甲小号,还向与她共事过的编辑者们进行了一一道歉。她对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忏悔,为圆一个谎,不得已撒了更多谎,结果用上百万字编了一个“平行世界”。对于这场迟到六年的道歉,有些网友用手游《FGO》中的梗进行调侃,游戏里反派篡改了历史,并试图利用“错误的历史”侵入现实,因此延申出的未来被称之为“异闻带”。在这次事件中,已经成为异闻带的古代罗斯史,终究还是在网友们的调查下还原了真相。透过那些词条的删除记录,我仿佛能看到“空想切除”这四个大字闪烁在维基百科中。

但就像电子游戏一样,在打倒一个boss后往往还有另一个boss。除了古罗斯史以外,中文维基的清史与日本史也有被篡改的现象,一些人将此也归咎于折毛,而她在道歉信中表示这口锅不应该由她来背。而下一个露出马脚的百科破坏者是谁?我不知道,但在维基百科上,仍存在着许许多多其他的“异闻带”。在维基百科的下一场“地震”来临之前,维基百科的管理者与创作者们或许应该更严肃地去审视这些问题了。

热门攻略
推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