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智能医疗,人工智能的伦理和治理.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工智能课程进入研究生课堂。日前,教育部发布《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明确将课程培养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构建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将科技伦理融入教学,鼓励实施硕士与博士相结合、跨学科硕士与博士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些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和研究院,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被列为重要建设任务。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改革,培养高水平基础理论人才和复合型创新人才,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求,教育部发布了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指导性培养方案。
方案指出,高校可开设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研究、人工智能支撑技术研究、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研究等5个培养方向的课程。其中,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机器翻译、科学计算。结合社会治理,高校还应开设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治理、可信安全、隐私保护等课程。
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生,要注重跨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部提出,硕士生要巩固本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快速获取跨学科知识和共性技术的能力,并能综合运用;博士生要掌握人工智能国际前沿学术方向和行业先进技术趋势,了解国际前沿理论、技术和需求热点。在这方面,培养方案鼓励硕士和博士继续学习、硕士和博士直接学习、硕士和博士交叉学科融合的培养模式,给予学生更多选课、选题的主动权,采取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下一步,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双一流”高校将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特点,制定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生培养方案。
实习记者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