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有这种经历,带着孩子出去旅游。只要是有水族馆的城市,水族馆都是必去的景点。为什么家长愿意带孩子去海洋馆,孩子又那么喜欢海洋馆?那是因为海洋生物太丰富多彩了,看到它们、了解它们的机会太少了。水族是最直接、直观、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建水族馆。即使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也不可能天天去海洋馆。那么,如果我们想看的话,有什么办法呢?拥有这个《大海的礼物》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水族馆,可以让你一下子认识100种海洋生物,详细了解它们的外貌、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甚至一些相关的传说和有趣的小故事。嗯,你一定很期待。
专家,科学严谨。200多页的书并不厚,却凝聚了专家团队的心血。巩俐,浙江海洋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杨敏博士毕业于中国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志刚是两江中国的本土创始人,中国渔业协会常务理事、专委会主任。罗金华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动物学系,长期从事水族馆的技术管理工作。他们都是专业人士,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对海洋生物充满热情。他们以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们呈现了一场丰盛的科普大餐。
手绘插画,美的享受一般的科普书都是用照片来全面清晰的展现事物本身。但是这本书里所有的插图都是由高菲手绘的。高菲是青岛人,出生在海边。他在画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海洋生物方面很有天赋。一幅幅画面美轮美奂,栩栩如生,既真实还原了生物的特征,又突出了形与色的搭配,给人以美的享受。
排版简单,灵活多变。我很喜欢这本书的排版。每种生物通常用两页纸来介绍。在文字页上,有的在标题栏或图片页用三到四张图片展示手绘上色的过程,有的用较浅的图片作为背景色,有的在标题栏或文字下放一个小插画。根据文字的长度,综合运用多种排版方式,灵活多变。图片页面上,除了一张彩色特写的“人像”,还列出了拉丁文学名、英文名、俗名、分布和保护级别,基本知识一扫而光。每种生物的最后都增加了一页,邀请了6位在海洋生物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阐述他们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展望和愿景。他们共同表达了对海洋的崇敬和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期待。
语言流畅,阅读自如。《大海的礼物》是科普书,文字描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第一位的。但为了避免纯解释性文字的阅读疲劳,在书中介绍一些生物时,会加入其他内容。比如在介绍眼斑双锯鱼的时候,他说“《海底总动员》的主角尼莫和他的父亲马林之间的温情故事,从电影上映开始就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比如在介绍腾飞鱿鱼时,他说:“狮子鱼美丽的外表下有一颗冰冷的心。它们喜欢独居,习惯白天躲藏,晚上活动。”让读者不仅一下子记住它们的特征,还能把学名和通用名联系起来。
这本书是按照鱼、虾、蟹、螺、贝等排列的。为了方便记忆,编辑抓取了每种生物的特征,给它们列了一个四字小标题,比如“清洁模特”、“火锅浪子”、“娇子伴”等等。书中展示的100种物种中,濒危物种3种,易危物种1种,濒危物种1种,一级保护物种2种,二级保护物种3种,大部分处于无危状态,不予评价。也就是说大部分都是可以食用的,非常好吃,从我上面选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来。
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并不比我们对太空的了解多。蛟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它在南海执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2020年11月10日,中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进”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着陆,深度10909米,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我们能看到的海洋越来越深。海洋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多的美食,我们在心安理得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科学利用海洋资源,让人类与自然更加和谐,让海洋生态更加美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