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com月14日9点报道保险消费作为一种固定的经济支出,已经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保险呢?今年“315”,太平人寿拿起服务“放大镜”,讲了那些关于保险的事。
“放大镜”1:心中有数,购买适用的保险产品。
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很多纠纷都源于一些消费行为的不成熟。一些消费者在没有正确了解产品的功能之前,就盲目购买保险产品。殊不知,不适合自己需求的保险产品就像“鸡肋”,不仅不能受益,还可能为以后的理赔埋下“不愉快”的隐患。
2016年7月,在内蒙古做生意的宋女士向太平人寿咨询保险产品,希望以500万配置年金保险和万能险,以保险作为投资方式。但是在了解了宋女士的家庭情况后,我们知道她的家庭成员在重大疾病保障上都有差距。太平人寿本着先保障、后养老、再理财的保险原则,先后为宋女士一家四口规划了重疾险、医疗险,以及年金保险(分红型),满足宋女士的投资需求。2017年为宋女士进行了两次有效的理赔服务,将保险保障的功能落到了实处。
可见,合理规划消费者的“血汗钱”,是太平人寿作为以生命为保障对象的寿险公司的责任。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前,也要做到心中有数,遵循“成人先买,儿童后买”、“早买重疾险”、“按比例控制保费支出”的基本原则,以自身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避免盲目投保带来的经济损失。
“放大镜”二:明眼人识别珍珠,辨别正规销售渠道。
消费者拒绝接听的推销电话中,有一部分是保险销售。究其原因,与少数不具备专业资质的保险销售群体,企图以虚假宣传迷惑消费者有关。但是,保险本身确实是个“好东西”。消费者可以通过正规的销售渠道和销售人员凭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证和保险营销员展业证购买到满意的保险产品。
2015年,一则在媒体和网络上广泛传播的虚假广告引起了太平人寿的注意。广告称,由山大华天公司和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合作开发的保险产品“生命之花”已进入销售倒计时。对此,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公告称,两家公司从未建立合作关系,也从未共同推出保险产品,并呼吁消费者提高警惕。如有任何与保险产品相关的疑问或需求,请通过太平人寿官方渠道(客服电话:95589)咨询核实。
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和专业销售人员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是保险消费的核心。太平人寿为此开辟了多种官方销售渠道,如电子保险系统“利保通”、中国太平95589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太平保保平台等。只为让消费者在“保真”的基础上,确切知道如何购买、在哪里购买太平人寿的保险产品,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加规范、透明、场景化、愉悦的购买体验。
“放大镜”3:眼尖,识别虚假销售误导。
如果对消费者最反感的销售行为进行排名,“虚假承诺收益”、“故意曲解保险责任”等误导性销售行为必将名列前茅。很多时候,由于对保险条款不太了解,甚至“懒得看”,再加上文字方面的专业性,消费者很可能一知半解地签订保险合同,陷入消费“陷阱”。
65岁的太平人寿代理人翟泽静已经在该公司服务了第12个年头。作为代理人,为客户解读保险条款是“惯例”。翟泽京有一项“超能力”,就是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对保险合同中容易引起歧义和误解的条款和词语进行重新解释,或者进行特别提示。对此,翟泽京的客户纷纷表示,保险公司的条款大同小异,但这是他们唯一一次看得最清楚,心理最踏实的时候。
在太平人寿,像翟泽京这样主动为消费者规避销售误导风险的代理人还有很多。在当前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监管不断加强、从业人员严格自律的保险消费环境下,太平人寿正以各种业务质量管理手段不断规范销售行为。但是,仅仅依靠从业者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消费者也要自觉加入到“知条款明责任”的行动中来,让那些承诺达不到收益、故意曲解保险责任等销售误导行为无处藏身,全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练就一双识别销售误导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