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机支持的功能越来越多,但是突然出现了两个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应用程序占用的手机容量越来越大。一个陌陌会占用 400MB 的空间。它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且已经消失了几个 GB。
第二个问题,也和第一个密切相关,就是随着应用的体积变大,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广告和多余的功能。对此,很多用户只能“敢怒不敢言”。
在这些情况下,一些应用开发者专门为不同需求的用户制作了“极速版”和“概念版”等应用。而这也成为了一些无聊普通版应用用户的最爱。
近日,酷我音乐也推出了自己的“概念版”应用。与酷我音乐APP相比,酷我音乐概念版在推广上更注重“模仿极简播放器”的概念。那么,这个概念版应用和普通版有什么区别,哪个概念版做的最用心呢?
酷我音乐新概念版,哪个比酷我音乐好?
作为酷我音乐十多年前的老用户,小黑可以说是又爱又恨酷我音乐:
我喜欢的是酷我音乐界面,它最早出现在笔记本端,设计简单,资源丰富。甚至可以找到一些非常小众的歌曲。
▲2008酷我音乐
虽然两边的信息窗口也很丑,但是只要点击关闭就可以轻松挡住,只剩下右边简单的播放窗口。
久而久之,酷我也越来越“臃肿”。不仅仅是笔记本电脑软件。
▲标签栏中这些标签的功能,恐怕小黑一辈子都用不上
即使是移动应用程序也充满了直播和K歌等功能。这也是小黑选择转用Apple Music的最大动力。
▲想要卡拉OK,用国民K-song这样的应用不是更好吗?
因为偏爱简洁,小黑还首次下载了酷我音乐概念版,与酷我音乐APP进行对比。这两款应用都是从魅族应用商店下载的。
从启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版和概念版之间的巨大差距。在普通版的酷我音乐中,闪屏上的大字写着“只要格多”,这也是酷我音乐几年未变的口号。
在最近的版本中,酷我音乐还通过篆字告诉我们,它还有很多小说和小品。嗯,这是一个大工厂,但它根本不是音乐。
另一方面,酷我音乐的概念版《音乐邂逅》似乎主打音乐,除了音乐没有小说和相声。
作为中国口号的概念版,也让小黑有一种快要上去的兴奋感,而小黑之前在虾米音乐上才经历过这种兴奋。
步入app的用户界面,两者的区别和一模一样。
上一张截图,左边是酷我音乐APP,右边是酷我音乐概念版。我们可以发现,在酷我音乐的概念版中,很多用户永远不会使用的直播和卡拉OK功能被彻底删除,首屏只有三个简单的功能区:发现、正在播放和我的。
嗯,它真的很简单,应该受到很多用户的喜爱。不过小黑研究了一下,发现了一个问题:酷我音乐概念版的简化是好事,但是太简单了!
▲酷狗音乐概念版推荐频道功能
但在酷我音乐概念版的首页,我们只能看到频道、大家在听什么、宝典推荐,却没有“音乐爱好者”最关心的分类功能。小黑打开推荐频道,发现还是有点像其他应用中的音乐广播功能。
所以酷狗音乐2008下载,对于喜欢简洁界面的用户来说,酷我音乐概念版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喜欢简洁界面,对听音乐有更深需求的用户来说酷狗音乐2008下载,酷我音乐概念版真的是口臭.
说到这里,小黑开始想念刚刚离开不久的虾米音乐。
不仅我的音乐很酷,其他“概念”呢?
除了酷我音乐,很多应用都推出了自己的“概念版”或“极速版”应用,甚至有些应用两者兼有。
为此,小黑购买了几款平时比较常用的应用。参与比对的应用有知乎、喜马拉雅以及它们的 或 版本。
首先,小黑对比知乎和知乎任务。
虽然从两者的大小可以看出,知乎Quest版不能简单的认为是知乎APP的简化版,因为后者的大小为54.6MB,而前者只有 51.1MB。那么知乎3MB的任务版有什么区别呢?
▲左边是知乎APP,右边是知乎任务版
仅从首页来看,知乎APP和知乎探秘版虽然没有太大区别,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
别说知乎Quest版本取消了功能图标下方的文字,页面布局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知乎探索版首页功能中间不是会员,而是初始版本中的添加内容按钮,可以用来为知乎的内容添加实体。
▲点击“+”按钮后,可以添加新内容
那么,会员内容去哪了?它与知乎APP中的视频位置相关联。至于视频页面,已经不存在了。据悉,新闻页面的入口已经连接到左上角,原来的新闻页面已经被直播代替了。
▲知乎探索版会员及直播页面
这种变化小黑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概括,但至少在首页的使用上,知乎Quest版更舒服。
从下面的对比图可以看出,知乎APP首页,类似于一些娱乐资讯类应用,减少了不同的内容板块,而知乎Quest版只有三个部分:用户关注的内容,根据用户浏览过的内容推荐的内容,以及整个网站上的热门内容。
▲知乎APP版块
对于部分用户来说,论坛的出现似乎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但对于爱奇艺APP中只有电视剧、电影、纪录片三只蓝筹股的小黑来说,知乎任务版中的推荐内容已经足够让小黑满意了,而且就算是给生活加分的小黑最近在知乎上打开了自己会看的内容,也只能关注内容,所以这些多余的部分真的没用。
▲小黑的爱奇艺不仅没能关门,还只剩下三段
喜马拉雅APP与快递版的关系类似于知乎APP与搜索版的关系。其实它是一个快捷版,但不仅应用体积小了很多,而且在页面布局和奇怪的功能方面也变得不那么“极快”了。
喜马拉雅快递取消了喜马拉雅APP首页的很多版块,同时也删除了发现页面,将设计中心移到了内容上。四个功能页面分别是听节目、听书、收音机和我的。
▲左边是喜马拉雅,右边是喜马拉雅快车
从这点来看,喜马拉雅快捷版确实更符合小黑的喜好,甚至稍作调整,也可以直接作为老版本使用,而且不同内容的分类也一目了然。
不过,喜马拉雅拉什的一些神作还是让小黑不喜欢。启动页的狗皮膏药式广告和账户页丰富的“赚钱”功能真的够快吗?小黑对此表示反对。
▲喜马拉雅快车夹杂着各种奇怪的“特征”
还是普通版的喜马拉雅,启动页广告很少见,账号页面更干净。把这两个应用放在一起,小黑真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快。
喜马拉雅APP也提供儿童模式、青春模式、大字体模式和驾驶模式,完全可以满足小黑能想到的任何场景使用。
▲喜马拉雅APP有多种模式
结果,普通版的喜马拉雅居然比快版好用,这就奇怪了:这种情况下,快版有什么用?
“探索版”、“概念版”,适用于哪个版本?
从这三个应用的不同版本中,我们当然可以看出一件事:虽然它们在相关领域都是比较知名的应用,但是很多对它们的“极速版”和“探索版”都不是很感兴趣心,甚至将其作为谋利的工具。
至于小黑的男伴们之前用过的哔哩哔哩概念、抖音快车版等,大部分体验都只能和普通版的应用相提并论,更不用说用户体验更好了。
▲左边是快版抖音,左边是快版明天头条
那么,这就引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这个所谓的“概念版”和“极速版”是针对什么样的发布?
虽然,真正需要快版应用的用户,不仅是小黑这样的极简爱好者,还有很多只能以中好价购买入门级手机的用户。小黑猜测,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快递版会通过“看短视频返利”的形式来吸引用户的原因。
但无论是在线用户评论,还是男伴的亲身经历,都告诉我们一件事:往往我们花很多时间看短视频,最终能得到的远远少于时间我们付了钱
▲刷了几个月,连一杯咖啡都没有赚到
酷我音乐概念更像是理想主义者的最后一搏:它确实将酷我音乐变成了一款音乐应用,但小黑对其未来仍不乐观。
虽然,我不能通过复合喝水,最后一个纯应用,它只是很快就倒下了。
让应用有应用的样子,这是小黑还是希望看到的,也是让国外用户使用优秀应用的一种方式。
但是,小黑只能看到越来越臃肿的国外热门应用,这也是小黑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优秀独立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的原因。互联网成立的时候是一个小目标,让大家更容易获取信息,现在看来国外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离这个小目标越来越远了。